顯示具有 白袍人生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白袍人生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9-06-02

魏君卉醫師門診時間表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柳營奇美醫院網路掛號系統

2019-04-28

錯身而過,情非得已。




錯身而過,情非得已

我知道妳今晚,本來開心的要領媽媽手冊。

我們還興高采烈的在聊: 10幾週的寶寶最可愛了,小小一隻在那游泳。之後就會大到滿出螢幕了。

然而超音波探頭一放上去,我不再說話,不禁瞇起眼睛,希望能再抓到某個微弱的閃爍,希望只是自己看走眼。

其實連我,無論經歷幾次,都還是會鼻酸。所以,第一時間我根本不太敢看妳。深怕妳如果哭了,我也會跟著哭。

這不是誰的錯。

天擇的自然淘汰機率就是15%。或許妳會覺得不公平,為何是自己遇到這種事。

命運,本來就不是公平的。

但,即使孩子還那麼小,甚至未曾謀面,骨肉相連已經讓妳擁有真切的愛。所以現在,妳若覺得痛心,也屬正常。

親情的力量就是這麼深刻。妳要為自己有能力去愛感到驕傲。

眼淚擦擦,下次再戰。OK的。

2018-10-13

單孔腹腔鏡肌瘤切除術


8公分子宮肌瘤合併嚴重貧血


病人很年輕,去年發現肌瘤時只有3公分,但一年半後長到8公分。除此之外,由於月經量很多又拖很長,貧血相當嚴重 (血紅素剩下5左右)

替她輸血後,安排了單孔腹腔鏡肌瘤切除手術。

術中使用內視鏡專用檢體袋,讓我能更安全的把肌瘤從肚臍慢慢拿出來。她又使用了傷口封合、防沾黏的衛材,降低未來沾黏的機率。一切自費衛材皆由保險實支實付支出。

使用檢體袋將肌瘤放入,取出時更安全。

白色黏液狀物,就是傷口封合劑。

單孔腹腔鏡肚臍傷口,約1.5~2公分。

******

子宮肌瘤是很常見的疾病,但並不是每顆肌瘤都得開刀。

通常有臨床症狀,我們才會建議病人手術。

例如: 經血過多合併貧血、壓迫膀胱導致頻尿、壓迫直腸導致便秘。或者肌瘤生長速度太快,未來數年可能會大到10幾公分,壓迫腸胃道導致腹漲、腹部隆起像懷孕。

若有肌瘤,還是要詢問你的婦產科醫師,找到最適合的處理方式喔。


2018-08-19

自然孔腹腔鏡: 86歲高齡奶奶忽然急性尿路阻塞,12公分卵巢腫瘤無傷口移除,一切搞定。

疝氣

~案例細節均經過改寫~

我尿不出來

奶奶已經86歲了,出現在門診時插著尿管,眉頭深鎖。

陪在身邊的兒子和女兒說,之前身體很硬朗,但一個禮拜前突然尿不出來,去看泌尿科發現一個12公分大的骨盆腔腫瘤。泌尿科醫師要我們到婦產科評估是否需要開刀。

超音波一照,一個12公分大的卵巢腫瘤,非常醒目。雖然卵巢腫瘤不一定跟這次尿不出來的事有絕對關聯,但奶奶本身和家屬,還是非常希望能夠開刀處理。

凸凸的肚臍

面對這種狀況,手術方式有三類: 傳統、三孔(或四孔)腹腔鏡、單孔(或自然孔)腹腔鏡。

年紀太大了,家屬直接拒絕了傳統手術,因為捨不得奶奶痛。

那就只剩下單孔腹腔鏡或自然孔腹腔鏡手術可以選。但奶奶的狀況不太一樣: 雖然她沒有做過腹部手術,但她的肚臍眼旁膨出一小包組織,很難完全排除臍疝氣的可能性。

所謂疝氣,就是器官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。肚臍眼旁的這包小組織,可能是腸子或者充滿血管的網膜,擋在我們開刀的必經之路,總是風險。

於是我建議奶奶使用自然孔腹腔鏡手術,合併特殊的內視鏡專用檢體套,將卵巢瘤完整的取下不弄破,維護最好的恢復結果。

自然孔腹腔鏡卵巢摘除術

手術進行得很順利。在術中,內視鏡也證實了的確有臍疝氣。自然孔腹腔鏡手術,讓大家都閃過一個可能腸子破掉的危機。

手術後的隔天早上,奶奶就吃東西、下床走路。因為沒有可見傷口,疼痛降得非常低,能夠準備回家了。

一個星期回門診追蹤,尿管順利拔除,解尿也完全恢復正常。奶奶笑得超開心,我也很開心。





單孔腹腔鏡手術 : 子宮腺肌症之不可承受的痛


單孔腹腔鏡傷口


子宮腺肌症之不可承受的痛

~本案例細節均經過改寫~

藥物治療的限制

曉諭一進診間就愁眉苦臉。

原來,她患有子宮腺肌症,正在長期追蹤。每個月只要月經來,就痛不欲生。雖然止痛藥能稍微減輕症狀,但惱人的疼痛仍然持續著。

後來雖然裝了帶藥的子宮內避孕器,但卻開始不規則的出血,讓她非常的煩惱。

最終,只能走上手術治療一途。

手術治療的選擇

現在面對子宮腺肌症,若藥物治療失敗,開刀的選項有三種: 傳統手術、三孔(或者四孔)腹腔鏡、單孔(或自然孔)腹腔鏡。

傳統手術,會在腹部下方開一個大約8~12公分大的傷口。

三孔或四孔腹腔鏡,顧名思義就是在肚皮打三到四個洞,算是比較傳統的微創手術。

現在在器械的發展下,病患可以選擇單孔或者自然孔手術。單孔手術主要是在肚臍打一個約2公分的洞,搭配特殊的器械,就能完成全子宮切除術。

某些骨盆腔沒有沾黏的病人,更可以選擇使用完全無可見傷口的自然孔腹腔鏡,進行手術。

單孔或者自然孔腹腔鏡最大的好處: 就是疼痛少、傷口小、恢復快。可以縮短病人住院的時間,也可以更快回到工作岡位上(如果你希望的話)

在經過討論後,曉諭選擇單孔腹腔鏡手術。手術進行時間約90分鐘,失血少量,住院三天就順利出院了。


腫大的子宮(約10公分)充滿整個骨盆腔

摘除子宮後的腹內環境




2017-01-24

哄阿嬤

老人家就跟孩子一樣,要哄。

老人家有時候很執著,尤其是看婦產科醫師,更是執著的不到最後關頭,絕對不看。

前陣子一個阿嬤由女兒陪同來門診,說下面摸到一團像肉的東西一陣子了。心理很怕,但孩子們都忙,忍很久實在不行了才敢告訴小孩。

檢查後,其實是老人家常見的骨盆腔脫垂,是手術就能處理的問題。

一聽到要手術,阿嬤臉皺成一團,皮皮剉。估計年後才能安排開刀,這個新年不好過了。

於是我靈機一動,說:『阿嬤妳好命哦~』
皺臉嬤:『那烏,這麼老才得這種病,我都沒在看婦產科捏。』(老人家真的很討厭婦產科醫師)
我:『妳78歲才開這個刀,有人50幾歲就在開了。妳保養的好啊,多擋20幾年真的是賺到。』
亮眼嬤:『真的嗎?我賺到了嗎?』
我:『真的真的,妳身體好哦,世小都關心妳還帶妳來醫院。好命哦~』

阿嬤於是笑嘻嘻的回家了。

***

醫病溝通是我這個時代的醫師,還在醫學院就必須學習的事。由於知識上的落差,理解醫學本身的難度,經常造成即使醫師說了,但病患其實並不懂的狀況。

但是很多人又不好意思問,明明在點頭內心卻是問號一堆。因此在門診,如果遇到長者我一定會堅持至少有1至2位有決策能力的家屬陪同就醫,才會進行手術或關鍵治療的安排。

了解自己目前的身體狀況,是種義務。病人參與醫療一起共同做決策,也是目前的大趨勢。『醫師你決定就好』這種說法其實不是信任,而是不負責任喔。